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前面五条是修心修身,作用于内;后面“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作用于外,即修心修身的外用。这里是一样的道理,第一篇《学而第一》讲了如何做学问,第二篇《为政第二》接着讲学问的外用。
经典词句: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温故而知新;3.色难;4.君子不器;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举直错诸枉;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以德治国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而众星共②之。”
①北辰:北斗。
②共:通“拱”,形声字,从手,敛手也。取象于收敛其手(而抱拳),意思是拱卫。
【译文】孔子说:“以德治国,就会像北斗星那样,自己居于固定之所,而群星都会来拱卫它。”
【解读】
仔细研读《论语》,不难发现每一篇的第一章在编辑上很有趣,要么是整篇的主要观点,要么是整篇的核心话题,可见,《论语》不是简单的笔记记录,而是经过精心整理的笔记。
孔子同样开篇名义,直抒胸臆:以德治国的人,就像北斗星那样,自己居于中央,而群星会自动来拱卫着它。
这是孔子对历史的经验总结:统治者广施德政,自然四方来朝。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为什么绝大多数统治者做不到呢?原因在于“施德政”就要有“天下为公”的思想,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统治者真正要做到为人民服务,首先要控制个人欲望,减少个人享乐,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服务民众。但这一点是绝大多数统治者根本不愿意的。
不忘初衷
2.2子曰:“《诗》①三百,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
①诗:世传《诗》是孔子编辑整理而成,根据音乐分为风、雅、颂,共305篇,因此,孔子说《诗》三百。风又叫国风,即地方民歌,有160篇;雅即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雅为个人抒怀。其中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共40篇。
②蔽:小草的样子,引申为盖住。这里是“概括”的意思。
③邪:一说是语气词,无意义;另一说是邪念。这里取“邪念”的说法。
【译文】孔子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