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央企不务正业,国家信用成为楼价推手
随着几家央企下属房地产企业接连拿下北京新“地王”,国资委终于坐不住了。2010年3月18日,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外,还有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正在加快进行调整重组,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产业务。
就在“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代表和委员们热议高房价给百姓带来的无望和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的话音未落之时,北京土地市场新“地王”集体闪亮登场。上午,大望京地块和亦庄地块刷新北京市土地的单价成交纪录。但仅仅6个小时以后,“单价地王”就被下午竞价的东升乡蓟门桥地块夺走,该地块的实际楼面价格超过3万元/平方米。
三个“地王”全部为央企拿获,除了远洋地产这样的地产老兵,还有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这两个新锐的加入。在128家央企中,竟然有94家涉足房地产业务,占到总数的73%。这让人不由得产生一丝担心:这样下去,再过几年国资委是否可以更名为“中国房地产资产控股委员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也就是说央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国家给央企的任务是中国企业的“国家队”,是打造技术先进、管理一流、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
一些央企意识到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比如中远集团董事长魏家福最近就表示,中远将把间接持有的8%的远洋地产股权在半年内退出,彻底退出房地产市场,全力做好远洋运输和物流的主业。比起那些毫无从业经验,只凭胆大钱多就贸然进入房地产市场抢钱的央企,这显然是一个正确的选择。